提起水葫芦,大家首先会想到覆盖在滇池水面那些绿油油的生物;其次会说这种生物生命力太强,一潭水里只要有一株水葫芦,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可以长满整个水面,让水里的其他生物缺氧而死。它真的是这样一株“毒草”吗? 通过研究人员的深入研究,披在水葫芦身上多年的“毒”外衣慢慢被脱掉,人们看到了水葫芦的“内在品质”——在生长期间可以吸附水体里的氮、磷、钾等污染物;打捞后分离出的水葫芦汁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用来发电;水葫芦挤压渣可做生物肥料;紫根水葫芦干根粉可有效去除水体中有毒有害金属。 毒 水葫芦害死滇池 不少植物鱼类 水葫芦是外来物种,原产地在南美洲,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也称凤眼莲。20世纪初,水葫芦悄然来到我国。它的繁殖能力很强,很快就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蔓延成灾。 20世纪60年代水葫芦入侵到滇池,刚开始时农民还用水葫芦喂牲口。但随着水葫芦的大肆疯长,覆满水面,造成水体里缺氧、缺阳光,严重影响了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得本土植物如海菜花等水生植物相继消亡,也影响了土著鱼类的繁殖和生长。 数读: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做的一项研究显示,截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滇池内仅剩3种水生植物,鱼类则从15种降至5种。尽管没有证据表明水葫芦是唯一元凶,但水葫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 利 吸附氮磷钾还能产沼气做肥料 说是“毒草”,但在晋宁县白山湾老安晋公路旁,那儿的水葫芦却是人工养殖的。这里正在进行的是“滇池水葫芦富集氮磷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 “把水葫芦当做一种有害生物,是因为缺乏控制手段和资源利用方法。”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韩亚平说。 韩亚平介绍,水葫芦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附滇池水体里的氮、磷、钾等污染物;种植水葫芦然后进行打捞,就可以把滇池里的污染物拿出来。水葫芦打捞后,再进行分离变成水葫芦汁和水葫芦挤压渣;汁水发酵后产生沼气,可用来发电;渣则作为生物肥料,代替腐蚀土,用在城市绿化、农业种植等方面。 昨天,记者电话采访时韩亚平说,“滇池水葫芦富集氮磷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已接近尾声,将于6月份左右进行评审。 数读:今年3月17日,江苏省农科院和昆明市政府签订“滇池水葫芦规模化圈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滇池水域内规模化养殖水葫芦20平方公里,其中,在滇池外海北部种养10平方公里,在草海种养4平方公里,在部分主要入湖河道下游及河口区域种养6平方公里。预计每年约可产出水葫芦100万吨,通过处置这些水葫芦每年可从滇池水体中去除约1500吨氮、430吨磷。
强
紫根水葫芦干根粉能吸收重金属
前天,省生态农业研究所又传出消息,国家863课题“紫根水葫芦精华水体综合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新进展:紫根水葫芦干根粉可有效去除水体中有毒有害金属。
目前,课题组已经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申请,申请在滇池大坝附近建立试验田,以进一步研究、验证紫根水葫芦干根粉去除水体中有毒有害金属的能力。
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那中元说,矿山开发、冶炼企业等金属含量高的废水处理,可以试验性的采用这种干根粉治污,还有就是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也可以使用。只要温度控制得好,干根粉干物质燃烧掉,而其中所含的重金属又不会因温度太高而气化,再经过一些工艺流程就可以实现重金属的回收再利用。
数读:在实验条件下,每公斤紫根水葫芦干根粉可吸附铝131克、镉80克、砒霜8.63克。紫根水葫芦干根粉每天除砒霜的效率是吸毒之王蜈蚣草的52倍。
新
有种水葫芦
爱吃氮磷胃口还特大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2005年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根据外来物种水葫芦的生长特性,利用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有针对性的对水葫芦的特性加以诱导调控,于2008年培育成功了巨紫根小柄叶水葫芦。
这种巨紫根水葫芦的根可长到70公分,而柄叶的长度才有10公分左右,柄叶就不会那么遮挡阳光,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达的根系,也有利于吸收水体里的氮、磷。
后来,省生态农业研究所在滇池边的西华湿地公园搞了两块面积分别为1.2亩和1亩的试验田,分几批向水体投放了巨紫根水葫芦。
日前,记者了解到试验田的水质基本接近Ⅲ类水,从外观上看,水很清澈,滇池水却呈淡蓝色。
数读:2009年8月20日,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对两块试验田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1号试验田的总氮含量是0.54毫克/升,总磷0.043毫克/升,藻生物量53万个/升;2号试验田总氮、总磷、藻生物量分别为0.46毫克/升、0.034毫克/升、7.40万个/升;滇池外海的这3个指标分别为2.68毫克/升、0.539毫克/升、6753.8万个/升。
记者 杨质高 (春城晚报 201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