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氏778诱导剂是GPIT技术的第一代核心产品,是集“抗逆、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为一体的优秀生物基因工程新途径产品。为了了解、验证那氏778诱导剂在板栗树上的应用效果,我们选择70棵板栗树用那氏778诱导剂进行了喷灌实验。 一、基本情况 1、实验地点:丹东振安区汤池镇石岱村九组,户主刘连城。 2、实验单位及人员:丹东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赵永伟 张宝库 梁玉祥 3、板栗树情况:板栗树面积6亩,均为山坡地,实验70棵,对照5棵(为既不灌根也不进行喷叶处理),品种单一相同,树龄均为30-50年左右,往年板栗树单棵产量约20斤左右,且板栗表面粗糙、肉质不甜,坐果率低,板栗个头大小不一。 二、实验方法及过程 将50克(1小袋)那氏778诱导剂溶于烧开后100℃的井水,兑成1斤的母液,放置24小时,再兑制成1:1000倍的那氏778诱导液后待用。 4月5日早8点,当地气温白天18℃,晚间为8℃。课题组在户主刘连城陪同下,对其住宅后山上的70棵板栗树用那氏778诱导液做了灌根处理,处理的方法如下: 1、在每棵板栗树的周围挖三个坑,坑长和宽为30×30厘米左右,坑深以见到树根为宜。 2、在每棵板栗树的周围挖三个坑浇一水舀那氏778诱导液,一水舀约3斤左右,浇完后约1小时,盖上土将坑填平,先后处理70棵,对照为5棵,两组树龄均为30-50年,管理水平比较粗放。 3、6月2日,距板栗树开花前10天,上午8:30时,天气 晴朗,白天气温30℃,夜间18℃,又用1:600倍那氏778诱导液,对21棵板栗树进行整树的喷叶处理,树龄为30-50年生,与浇根不喷叶对照为39棵。 三、实验结果 用那氏778诱导剂灌根、喷叶处理的板栗树21棵与对照(未处理树和只进行浇根处理的板栗树)相比,产量与果实的质量又明显差别。用那氏778诱导剂连灌根带喷叶处理的板栗树比对照每棵树增产30-40%左右,果实皮色光亮、个头大且均匀,肉质甘甜可口,同时市场价格和销路极好。 四、结论 从本试验的初步结果看,由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那中元教授研制的那氏778诱导剂对优化果树果实的品质,提高果树的产量的确是十分有效的。 丹东市生产力促进中性心 二00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