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氏778诱导剂用于小麦浸种试验示范的报告
为在晋南地区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那氏778诱导剂,平陆县农业局农艺师原副局长解立志于2000年秋播小麦时,在本县张店镇农场村实施了那氏778诱导剂生产示范。2001年5月28日,本县作物栽培、土壤肥料、种子、气象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对示范田进行了田间评审和测产验收,现将结果报告以下:
(一)试验示范基本情况
1、试验示范地点:平陆县张店镇农场村
2、示范面积:用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处理77亩,对照3亩
3、示范品种及播量:晋麦47号原种,处理亩播量5公斤,对照播量7.5公斤。
4、施肥情况:亩施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5公斤。
5、试验方法:处理田播前用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处理,浓度1:60,浸种初始温度45℃,浸种时间4小时,浸种结束后将种子捞出阴晾后进行播种。对照田未作任何处理。
(二)本年度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
2000年9月--2001年5月30日,9个月降雨量188.6mm,比历年平均数299.7mm减少111.1mm,减幅达58.9%,其中对小麦生长影响最大的“八、十、三”场雨77.4mm,比历年平均数155.4减少78mm,减幅达50%。另2001年4月9日--4月10日降雪一次。
(三)试验示范结果
小麦用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实际示范结果列表如右表:
从表及田间调查可以看出,小麦用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处理后,①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次生根达10条,根周围粘着土粒多、叶深绿,株高65cm,而对照田次生根仅6条,根周围无土粒粘着,植株生长不正常,株高仅52cm。②有效分蘖增加,成穗率高。处理田有效分蘖平均2.4个,尽管亩播量减至5公斤,亩穗数仍达23.7万,而对照田有效分蘖只有1.2个,亩播量7.5公斤,虽比处理多2.5公斤,但亩穗数只有24.5万,比处理仅多0.8万。③处理田穗大,穗层整齐,穗长6.5cm,每穗粒数24.3粒,千粒重35.3克,穗重0.858克,而对照田穗长仅5.1cm,穗粒数19.3粒,比处理田少5粒,千粒重32.9克,比处理田少2.4克,穗重0.635克,比处理少0.223克。④综合抗逆能力增强。抗冻性、抗旱性表现尤其突出,据观察今春4月9日—10日降雪后,处理田无冻害, 而对历年同期299.7mm减少111.1,减幅达58.9%,属于物大干旱气候,但处理田由于根系发达、无干尖、落黄好,生长正常,而对照田根系差,干尖明显、青枯。另外,抗病虫害能力也表现出来,处理田早春仅喷一次除草剂,红蜘蛛、蚜虫没有防治。(今年红蜘蛛、蚜虫普遍发生)。⑤增产幅度大,处理田平均亩产172.8kg,比对照田132.2公斤增40.6公斤,增幅达30.7%。⑥成熟期比对照提前3天。⑦实际投资减少。每亩用诱导剂设入8.32元,每亩减施氮肥2.5公斤。每亩播量减少2.5公斤,减少农药用量,亩投入实际减少10元以上。
通过示范初步观察,那氏诱导剂用于小麦浸种浓度1:60,浸种初始温度45℃ ,浸种时间4小时的办法可行。
那氏778诱导剂,用于小麦浸种处理,可使小麦根系发达,有效分蘖和成穗率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综合抗逆能力增强,表现出抗冻、抗干旱、抗病耐虫,在特大干旱条件下抗旱性尤其表现突出。使小麦在减少投入条件下,增产20-30%,且提早成熟,实现了大灾之年小麦增产增效。
评审验收成员:
平陆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任新年
平陆县农业局农艺师原副局长:解立志
平陆县气象局工程师、局长:陆建国
平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副站长:吕枊珠
平陆县农业局
二00一年五月三十日
编者按:本宣传资料所提供的使用方法仅供参考,不可照搬。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解决本土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