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T__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
ABUIABACGAAg6qa8hQYooJ2W6AMw1wY4xAQ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表型表达的探索工作,并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创建了GPIT技术。(全称: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Gene Phenotype Induction Technique)。

    GPIT以提高光合作用为核心,将潜性功能部分激活为表型功能,从而大幅度提高光合效能(包括光、肥、水效应)。生产中不仅可表现出明显的自然逆境双向抗性,如既耐旱又耐涝,既耐冷又耐热,既节肥又增产,既耐阴又耐光氧化……;还难以置信的产生超敏应激可逆人工无害控制病害、强超敏应激非毒性机理快速湿触击杀害虫等划时代革命性的科技新平台。不仅使农作物早熟、高产、优质,还能抗逆高光效节省水、肥、基本不用化学农药,高活性大根系的强根面效应既能向土壤提供更多的碳氢能量,又能激促大群体高活性的微生物使土壤保持活性、恢复自修复良循环,且能发挥生物多态性潜能治理高盐碱地。是农业增产与生态和谐途径的创新技术。

    1999年9月,GPIT技术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认为这项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2002年12月28日,那氏复合生物制剂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